聽著Pink Floyd時,你通常在做什麼?
也許你沒聽過Pink Floyd,也許你聽過,但沒想過最常和這音樂結合的場景,是什麼。也許是寫作時,也許是讀著小說時,也許只是什麼都沒做,純粹聽著音樂時。
我記得最近一次聽著Pink Floyd時,我在和朋友吃晚餐。
到一個學音樂的博士班朋友家做客,他和希臘室友做了一桌菜,法國麵包沾著希臘蒜頭沙拉醬吃,烤酥皮菠菜派,用波卡洋芋片做內餡且口感極逼真順口的生菜蝦鬆,兩個德國女孩做的日式壽司捲,洋菇味增湯,幾瓶紅酒和起司蛋糕,再加上幾個土耳其軟糖,上海女孩帶著美國籍教授男友,美式幽默再加上台灣男人的冷笑話。
黑膠唱盤裡不停轉動的「Wish you were here」,攪拌進這多元文化氛圍時,竟然是如此的合適妥貼。不必迷幻藥,不必大麻,身為迷幻搖滾的代表樂團,光聽著就有同樣的效果。黑膠唱片溫暖的音質,像暖氣,不知不覺的烘培著情緒。
這種飽滿開心的片刻,總是會撩起一些像螞蟻般細小的遺憾。例如希望某個人此刻也在,或某個約定就在此刻實現;即使明白了解到,遺憾之所以令人不斷懷念,就是因為你能做的也只剩懷念而已。但當一首歌,能夠成為懷念的寄託所在,便也值得了。
聽著空氣裡音波的流動排列成Pink Floyd的樣貌,我心中深處的某個念頭,或者說記憶的某個吉光片羽,同時也排成另一個熟悉的樣貌,或者說,一張臉。
畫面也許模糊,但耳裡的一點一滴,此刻卻是清晰無比。
Year after year.
What have we found?
The same old fears.
Wish you were here
有意思的是 分析新紀元靈性運動的學者paul heelas回憶自己一生中最難忘的靈性經歷 是某次pink floyd的露天演唱會;)
ReplyDelete那代表Pink Floyd被搖滾迷神化,不是沒有道理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