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8, 2010

Big issue

Big issue 登陸台灣,對我個人是個振奮的消息,除了驚訝台灣亦步亦趨吸收英國的社福觀點外,作法上也漸漸同步了起來。這份街友才能販賣的雜誌,在英國發行已經超過20年,雜誌賣點除了內容之外,附加價值在於,提供人們幫助弱勢的管道,但與捐款不同的是,讓弱勢族群也肩負自力更生的責任。

在英國各地,特別是超市門口人群密集的場所,往往能見到街友拿著Big issue在叫賣,起先我不清楚這些人的身分,總覺得他們是過分積極的雜誌書報攤商家,促銷雜誌促銷到公共場合來。後來朋友告訴我,他們都是街友或是居無定所的人,我才開始注意起他們的穿著打扮,果然較一般人邋遢隨便些。不過比起那些年紀仍輕,卻啥也不幹坐在超市門口,只會乞討施捨的眾多乞丐,手持Big issue的街友,更能獲得我的尊敬。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的道理人人都懂。

也許是出自對於人權的重視,也許是已開發歐美國家人們普遍心靈空虛。越來越多的商品,賣點都不再只是品質、設計本身或價錢,更多被開發的焦點,或者說,更多商品的賣點,往往都會囊括某種心靈層面的滿足感,譬如最常看到的有機產品(Organic)或在地生產(Local)的食物,或是越來越多的公平交易產品(Fair Trade),如咖啡、可可和棉花等等原物料,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冰淇淋Ben & Jerry,巧克力口味的包裝上都能夠見到Fair Trade的標誌。消費者在購買前瞭解到,採購此產品,除了品質令人滿意之外,同時也能因為有機,讓身體更健康;因為在地生產,保護當地農民免於國際傾銷,以及避免進口產品的運輸問題,加速全球暖化和汙染;因為公平交易,讓原產地農民和生產商,免於大財團的價格剝削。

買到品質好的產品只是消費的基本門檻而已,因為購買而能幫助他人、幫助世界與地球環境,才是讓人掏錢更乾脆的理由。一些所謂的學者或商業雜誌,用五花八門的口號名詞,加冕於這些購買行為,稱其為「感性經濟」或「感動行銷」等等。

無論名詞如何變化,欲訴說的主旨只有一個,也就是付錢,買到的不只是自己食衣住行的滿足,同時也買到了良心,以及象徵為公共議題盡點棉薄之力的參與感。心理層面上的認同感,遠大於物質上的成就感。

於是當我為學產品設計的歐洲朋友,提供專案的點子與建議時,很自然而然的會往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所有其他那些,產品的設計感、造型或材質等等,都是其次了。或者說,設計出一個看起來漂漂亮亮質感十足的產品,早就是無需討論的前提,就像很多人常問我,「在出國念書之前,英文需要練到很好嗎?」這類問題,都是必要條件,其實連問都不必問。

真正的Big issue,早就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