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4, 2010

香港香港,第一個十年

香港回歸十年了,大家都關心第一個十年,香港究竟變了多少,以及往後的數個十年香港還會變成甚麼模樣。我記得大四的耶誕節我是在香港過的。那時候站在維多利亞港,深深被眼前大樓的絢麗燈火給震撼,香港營造出來的繁華與凋零是同樣的快速。

每棟大樓都逼近台北101那般高聳,牆上打上巨大的燈泡圖形,有耶誕老公公,有麋鹿及耶誕快樂等字樣。彷彿香港在英國殖民後,對於西方文化的陰影揮之不去,那面貌是歡喜又熱鬧的,我感覺不到耶誕節對於香港人是種侵略,他們普遍感到習以為常。

但他們同時對於中國的接收又充滿期待。

原本97前的那種惶恐,似乎已經轉化成某種變形的與有榮焉,路上用普通話問路,在餐廳用普通話點菜,甚至連報攤的小販,的士駕駛都能聽普通話。他們至少能夠聽得懂我的語言,即使自個說起來零零落落,好歹能夠溝通。不過老式茶樓的夥計態度依然傲慢,我問香港朋友,他笑著說,茶樓夥計可是不管天南地北,皇帝老子在面前,都是面無表情的幹活。

那是一種生活態度,無關服務態度。

也許香港人就是這般的皮不笑肉笑,看似冷漠,實則是某種對於生活的務實造成的僵硬感吧。和日本人皮笑肉不笑的機械式鞠躬哈腰模樣,當慣服務業貴賓的台灣人,自然怎麼都看不順眼香港人的世故囉!但這分特質反應在飲食上,卻是讓人連連叫聲好。

他們的務實和對於生活的精準應用在煮菜這回事,就構成味好食材準確,調味深度濃厚的廣東料理。此外,香港街頭小食也是多姿多采,例如雞蛋仔、砵仔糕、叮叮糖、煎釀三寶、碗仔翅等小食都頗為著名,以及由於香港人性格好「一窩蜂」,有些小食會有如風一樣,驟然而來,驟然而去。

在華洋雜處下,香港發展出茶餐廳的飲食文化,原本出售一些三文治、咖啡等廉價西式小食,再引入各式傳統小炒,並自創炒或撈來料理出前一丁泡麵、以及菠蘿油、檸七、鴛鴦等獨特風味,大牌檔及冰室也曾經是非常普遍的食肆。在香港街上隨便找一家茶餐廳,蒙個頭走進去,味道應該都不會讓人失望。茶餐廳裡頭包容了西式及中式的小吃,上菜快、價錢便宜,完全符合香港人的步調,吃完拍拍屁股就走,十分快速。但吃的過程又必須極度享受,好味是基本要求似的,湯汁更調和出樣貌平凡的小炒或盤飯的濃郁口感。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點了碗外表讓我失望的魚蛋麵,19港幣我還記得,湯湯水水渾濁在一起的樣子,看似平凡無奇的魚蛋加麵混合在湯裡,賣相實在是很差。咬一口魚蛋,卻有點像是食神裡女評審吃著雜碎麵的誇張反應。

真.是.太.好.吃.啦

我當時用著食神裡誇張的口氣在心中吶喊,再喝一口湯,我幾乎要感動的昏厥過去。確實是這麼不可思議的誇張程度,香港留給我的難忘是味蕾上的、口腔中的、舌尖上的感動。這也難怪台北東區的巷子裡林立了一間間港式茶餐廳,那應該是大部分人對於香港難忘的共同記憶吧。

回歸十年,依照大陸的說法五十年不變,轉眼間剩下四個十年。或許善於從依附屬地的命運中找到自己的香港人,過了第一個十年後就不再那麼害怕了,看著中國經濟崛起,中國自身都走向資本的新路,更不可能將已走在前頭的香港,反柆回老左派的舊途,因此在附屬中找到價值,才是香港人該擔心的。

十年後我們該擔心的,不是香港是否還是原本的香港,而是香港人是否還是原本的香港人了,或許那些只會說廣東話、反大圈仔、世故性格的純正香港人,早就融合成他們口中的新中國人了。

【此文寫於2007.07.0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