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去過紐約,沒去過木心筆下的瓊美卡,也沒到過伍迪艾倫鏡頭下的曼哈頓。不過看完【Frances Ha】,紐約看起來不再只是紐約,也像其他地方,任何充滿年輕人的地方。
記得在英國初期的時候,搬家是常有的事,自己的住所如同約會對象,很難固定下來,無論租的公寓在哪,都會有幾個室友,大部分都是跟自己一樣,過度教育(over-educated)的年輕人。沒約會的晚上,就跟室友們搭伙晚飯,共擠在沙發上看電影DVD或去朋友家聽黑膠唱片,共享一瓶超市打折紅酒,每個星期五開始的週末,如果沒去別人家的公寓派對,也很可能回家一開門發現,派對也在我家,客廳擠滿陌生人,每人拿著大賣場買的廉價塑膠杯盛著紅牛摻伏特加(Vodka Red Bull),杯酒交觥,不斷穿梭人群,找尋順眼的人聊天,不順眼的也聊,隔天Facebook又多了幾個朋友;如在人堆裡感到尷尬,就不停穿梭、說借過,或不停倒酒讓自己看起來很忙,最後眾人皆醒我獨醉。這種狀態一如Frances Ha前半部的剪接手法,每個鏡頭破碎而短暫,淺嚐即止片中主角Frances Halliday與好友在紐約生活的吉光片羽,青春瑣碎而浮動。
Frances無固定住所,二十七八歲想成為職業舞蹈家(professional dancer wannabe),實則窩在舞團打零工,後青春期的不合時宜與笨拙(clumsy),宛如她高大身軀在舞者群中僵硬突兀,甚至不知哪根筋不對,跑回自己念的私立名校Vassar College和大學生一起打工,思考未來。好姐妹拋棄了她,準備邁向穩定的人生走去:穩定的男女關係、穩定的收入、穩定的住所(甚至升級到高級的翠貝卡區了..),Frances卻獨自留在原地,生理上心理上乃至人生階段上,都是無法更新。在菁英階級(投資銀行家、律師等) 的社交聚會中,Frances更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令人難為情,舉止未經修飾,談吐大剌剌,絲毫不入流,無所事事成為了一種不堪與原罪。可貴的是,她卻也在此真誠道來全片最棒的一段台詞:
「我心目中對於關係的追求是這樣的一個瞬間,就是在人聲鼎沸的場合,人來人往的壅擠空間中。在妳感覺格格不入顯得有些不安時,會忽然對到一雙眼神,妳們隔著距離互相注視著,沒有交談卻感到安心且被理解,彷彿妳們倆不在這個空間般。妳知道嗎?我們存在的空間其實同時間有很多次元,都只是瞬間或頃刻。但為了這樣的一刻,我願意花時間去等待,這種屬於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情感方式,或生活。」
不過Frances不只是等待,她嘗試過追尋些什麼,好比積極向舞團爭取舞者的位置,也刷爆信用卡去了趟巴黎二日遊,不像尋常的勵志電影,壯遊或流浪之後便會改變什麼,Frances的巴黎沒有新浪潮電影的浪漫情懷,僅有受時差之苦的昏睡(雖然艾未未說青春就是昏睡),以及比舒哥國治還要更加無目的的街頭晃蕩,造就可能是電影史上最乏味無趣的巴黎之旅,雖令人心碎,卻更寫實 (如果你曾聞過巴黎地鐵的飽滿尿騷味應該就會明白..)。
三十歲左右是個尷尬的年紀,每個人都在找尋自己的定位,派對少了,三五好友的聚會,聊天的內容在電影音樂藝文哲學之外,偶爾會出現關於結婚的字眼,當然字裡行間最熱門的還是對未來的憧憬:我想在牛津教書、我想成為人類學家、我想當小說家、我想拍電影、我想以演奏維生,彷彿以不切實際的藝文作為實際的職業,是徬徨精神上的一大勝利。
Frances和好姐妹Sophie兩人關於夢想職業的談話言猶在耳,時間過得太快,選擇越來越少。正以為邁向尾聲的電影會以主角妥協的姿態徒留遺憾,遺憾是有,但也意外的勵志起來,Frances做起了原本不以為然的舞團行政工作,當起上班族,同時,最重要的是這個同時,她開始編舞,乍似夢想破滅的妥協,實則不然,Frances自己沒跳舞,卻用另一種形式,精神上的那種,繼續跳著,甚至讓其他人跳著專屬她自己風格的怪誕詼諧舞步,一如Frances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公寓,信箱名條上的名字因為紙條太長,擠不下Frances Halliday的全名,但她折了一下,變成Frances Ha。
最後,在人聲鼎沸的場合,人來人往的壅擠空間中,Frances在遠處對到了Sophie在看著自己的眼神,她們隔著距離互相注視著,沒有交談卻感到安心且被理解。人們都以為Frances變了,終於成熟了之類的那種改變,唯有Sophie知道,她一點也沒變,Frances只是長大了,但沒有變老。
她只是把自己折了一下,如此而已。
非常喜歡這部電影!身為異鄉逐夢者,看了很有共鳴!
ReplyDelete喜歡你的這篇影評
ReplyDelete尤其結尾,「哈」一般的灑脫。
謝謝!
ReplyDelete重看了電影一次,
覺得台灣也能拍出這種類型的小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