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9, 2009

當興趣變成工作

用了幾天寫完生平第一次寫的五篇稿子,感覺和寫部落格有著天差地遠的區別。在這裡我可以暢所欲言,不必小心翼翼的選擇用詞、不必過度檢查邏輯與文意,同樣是寫,寫部落格像是在練習場揮桿,同樣是寫,寫新聞稿或書評則是直接下場打18洞。

抱歉我必須用高爾夫球來比喻。

畢竟星期五當天,我同時做了這兩件事情,體驗當然深刻了點。清晨六點半,跟著叔叔與堂弟往高爾夫球場前進,穿著Tiger Woods Pole衫、球帽,從第一洞開始,就被自己的開球木桿給拖垮,平時練習場揮灑自如,一站在山林包圍的開球台,一種莫名的壓力從四面八方襲來,真正下場打確實是種驗收與考驗。除了能夠真正體驗到選桿之於距離的重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種類似策略布局的整體性思維,更扮演著桿數多寡的關鍵。

叔叔說高爾夫就像人生,一點都沒錯。

當你使盡全力想開個又直又遠的好球,往往不盡如人意的是,球真的飛遠了,但也偏了。越想要走捷徑,你反而繞得更遠。這是我下場打了18洞後深深體會到的,譬如很常有的狀況是,把球打進長草、沙坑、甚至樹林裡,你會猶豫到底要不要乾脆拼了,想直攻果嶺,真的拼了,球搞不好飛得更偏,又進另外一個沙坑或長草甚至水塘,但用以退為進的思維,認賠殺出,先把球救回到球道上,再打好下一桿,很多意想不到的完美結局反而會在洞口等著你。

除此之外,穩紮穩打也可以指得是每一次揮桿。

當然,你必須在練習場就先把各種長短鐵桿,以及木桿的技巧鍛鍊到熟練、穩定,真正下場面對各種地形、草性、果嶺時,才能在平穩的擊球節奏裡找到挑戰18個洞的基本能力。在看似輕鬆的練習場中,其實需要極大的專注力來修正、思考自己每一次的揮桿動作,並不是一直機械式的把球打出去就叫做會打,如同世界上任何需要技巧的事物,在持之以恆的自我要求中,還需要更誠實的自我質問,當然,企圖心,也就是同義字如熱忱、自信、熱情等,更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必備條件。

也許你覺得我太嚴肅,打個球也要講出一番道理。

但老實說我在面對以上的那些心態時,態度謹慎是沒錯,不過整個人倒是放鬆的樂在其中,也許,我非常清楚自己就是熱愛這些東西、熱愛把心思投入其中。假如你曾經熱愛某項事物,你會明白我的意思。

因此,當我開始寫起正式的新聞稿、書評時,雖然頗感綁手綁腳,甚至剛開始不知從何下筆。但我明白這是我愛的工作,我願意把自己整個投入,並不停鍛鍊技巧。讓我覺得值得的回報不是錢,或者頭銜,或者稱讚,相反的,是那種來自於自己內心深處,不全然清晰但十足明確的聲響,在完成寫稿工作或是在第14洞開了個漂亮的好球時,會迅速充滿胸口,接著我會微笑,整個人放鬆似的開心一整天。很抽象的東西,有人管它叫成就感,而我暫時不想去想那是甚麼東西,
只想到Tiger Woods說的一句話:

What more can you ask for - getting paid for
doing what you love.

我想這才是之於Tiger,之於我,最重要的吧。

Fun. Keep it fu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