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09, 2015

騷靈歌姬的青春悲曲:《AMY》艾美懷絲


看紀錄片《AMY》是一路心碎的下墜過程。鮮少電影如此,讓觀者明知眼前是懸崖,明知下頭是絕望的海,看著主角雙腳懸空,我們仍跟著跳了。沒有太多堅強的理由,只因我們忘不了她墜落途中的吶喊聲線,裏頭的超齡滄桑,裏頭的單純世故,裏頭的誠摯不堪,伴隨著她受折磨的身體與靈魂,餵養著我們。
這部電影的敘事手法,以她親友的私密影像,企圖拼奏出音樂巨星成名前後的私下樣貌。也許大多數人記得的只是嗑藥、酗酒、自毀前程的Amy Winehouse,檯面上的事我們早已知曉,幾乎是傳奇音樂人的樣板劇本:才華年少、用藥成癮、謎樣的死,二十七歲。與Jimi Hendrix、Kurt Cobain、Jim Morrison稍微不同的是,《AMY》片中搭建出的Amy Winehouse形象,偏重崩壞陰暗的刻畫,與「女性脫離不了對愛依賴」的刻板觀點;然而同樣毒癮纏身、男女關係混亂的前面幾位男性樂手,更多被記得的是音樂才華,與神格化的英雄色彩。於是我更願意用倒敘的方法來記得這部電影,從黑暗的最深處,往回看到Amy最初的模樣。
2011年7月的時候我在英國,記得Amy因酒精中毒過世當下,往常調侃她的那些聳動新聞標題像是預言成真般,即使前一天才剛發生震驚世界的挪威烏托亞島大屠殺,她的照片仍壓過所有媒體版面。也記得所有的購物中心、超級市場,像是說好似的,全天播放Amy的歌。很難想像當初八卦小報熱衷嘲笑的對象,如今化身成為全英國的精神寄託。
片中以她的逝去作結,搭配最後時日陪伴身邊的保鑣、家庭醫師與友人的訪談,建構出她內心世界的輪廓:厭倦成為狗仔瘋狂追逐的生活、即使脫離毒癮仍擺脫不了酒精、不斷消費自己的父親與前夫、創作能力的喪失。當她發現從來不想追逐的名利,如洪水般撲來,她只想單純做音樂的願望終將落空。可惜的是,導演對Amy Winehouse私生活的興趣仍舊多於她的音樂才華,如同那些嗜血媒體,人類學田野調查似的,蒐集Amy全身上下的「反常」,加倍放大那些獵奇眼光,以滿足群眾的偷窺心理。
也或許是Amy僅推出兩張專輯即瞬間登頂歌手之巔,能討論的作品數量仍不多;也或許是Amy的創作直接源自她的感情世界,因此很難不去梳理檢視她的私人情感脈絡。也或許就是Amy面對創作的坦率真誠,把自己徹底攤開在世界面前,毫不避諱內心的不堪與脆弱,加上天賦異稟的成熟嗓音,所以能如此打動人心。仔細探求她寫的歌詞會發現,這部紀錄電影裡的所有事情,早已一字一句被寫下,也早已被Amy傳唱無數遍,只因為她從不用悲情的腔調唱著,人們也會不小心沈溺在她的動人音色與嗓音裡,而忘了好好探究那些真實無比,甚至血淋淋的肺腑真言。
第二張專輯《Back to Black》簡而言之,寫的就是與前夫Blake Fielder分合糾纏的血淚史。這位被全世界樂迷鄙視的罪人,相信是影響Amy Winehouse接觸一級毒品的關鍵人物,片中沒有交代為何Amy對這一事無成的男人如此死心蹋地的迷戀,唯一的線索是Blake訪談自述,兩人都有破碎的家庭背景以及自毀性格,因此一拍即合,他也灌輸了Amy及時行樂的觀念。諷刺的是,因為被Blake拋棄而心碎寫下的《Back to Black》,卻讓Amy被主流音樂界大力擁抱;因為Blake關係染上毒癮,抗拒勒戒之心路歷程譜成的《Rehab》,讓她獨特的靈魂歌路大紅大紫,雖因吸毒史被美國政府拒發簽證,而無法前往葛萊美頒獎典禮,最後仍是驚人的囊括五大獎。
音樂成就與名氣的拉扯、私生活混亂與鎂光燈的逼視,複雜著Amy原本單純的心。如同傳奇歌手同時也是Amy的偶像Tony Bennett對她的評價:”Slow down. You’re too important. Life teaches you how to live it, if you live long enough.” 他覺得Amy是真正意義上的爵士靈魂樂歌手,甚至有與Ella Fitzgerald與Billie Holiday齊名的實力,可惜她被自己與世界消耗的太快。相對於靈魂樂,我覺得香港對Soul的翻譯更貼切形容Amy Winehouse的風格:騷靈樂,騷動靈魂之樂。有別於大部份流行歌手整齊劃一的作做姿態,甫出道的Amy在電視節目的毫不掩飾就顯得真實可愛,也難怪英國名主持人Jonathan Ross在訪談她時,形容她很平凡,是股清流。Amy的個性甚至說話語氣和口音,常讓我不自覺聯想到伍迪艾倫2010年在倫敦拍的電影《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裏頭的妓女角色Charmaine,幾乎同樣的北倫敦口音和草根舉止(chavy),很難不懷疑伍迪艾倫寫這角色時,腦中沒有浮現Amy Winehouse的形象。
看著2000年左右Amy剛出道時的青澀模樣,略帶嬰兒肥、稍稍靦腆、淡雅臉龐掛著未修飾的表情,與後期刺青遍佈、眼神渙散的成名時光,恍如隔世。然而不變的是她一開口就震撼全場的爆炸性渾厚低嗓,彷彿有位歷經滄桑的黑女人住在心裏,用最有生命力的聲音唱著最誠實的心情。之於片名《AMY》,我更鍾意藏在邊緣的副標題:The Girl Behind The Name。那個躲在巨大名字背後,不知所措的小女孩;那個藏在年輕軀體裡,百轉低吟的老靈魂;那個名字裡有酒,聲音醉人的Amy Winehouse。
最後來到影片的一開頭,1998年才15歲的Amy在朋友的生日派對,模樣純真的吃著棒棒糖,彼時的歌唱鋒芒已藏不住,看著Amy動人唱著生日快樂歌,我才明白,死去的只是叫Amy Winehouse的巨大名字,那躲在背後的小女孩,會隨著她的歌聲,一直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