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新浪潮

Photography | 攝影


















Email ThisBlogThis!Share to XShare to FacebookShare to Pinterest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ome
Subscribe to: Comments (Atom)
  • About Me | 關於我
  • Writing|文字
  • Filmography | 影片
  • Photography | 攝影
  • Contact Me | 聯絡我

Search This Blog

Labels

1976 Emily Haines Feist Gordon Ramsay Jamie Oliver Laura Marling Metric Monocle Pink Floyd 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set cue電影生活誌 diactionary galaxie 500 hope sandoval mazzy star miles davis ppaper 三船敏郎 京都 人類學 侯孝賢 侯文詠 出國讀書 分子廚藝 創意 北京 卡夫卡 台灣人 同性戀 吳爾芙 夏宇 大阪 奈良美智 孤獨 寂寞 對談 巴布狄倫 巴黎 巴黎手記 張惠菁 張愛玲 張懸 愛丁堡大學 拿破崙炸藥 搖滾樂 攝影 文藝青年 木心 李安 李小龍 李維史陀 村上春樹 東京 林懷民 柯恩兄弟 桂綸鎂 梁文道 楊乃文 楊德昌 歐巴馬 歐洲 武士道 武士電影 民謠 海邊的卡夫卡 湖人隊 溫州街 父親 牛津大學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王家衛 異性戀 短片 短篇 紀錄片 美國女孩 英國留學 蔡國強 蕭邦 評論 詩 詹宏志 讀者來信 轟趴 鄉愁 金髮美女 閱讀 阿基師 陳綺貞 電影 電影清單 香港 馬來西亞 馮唐 黑澤明 黑色星期五 龍應台

Blog Archive

  • ▼  2018 (6)
    • ▼  October (1)
      • 再看《幻之光》
    • ►  May (1)
    • ►  April (3)
    • ►  March (1)
  • ►  2017 (7)
    • ►  November (1)
    • ►  July (1)
    • ►  June (1)
    • ►  May (1)
    • ►  March (1)
    • ►  February (1)
    • ►  January (1)
  • ►  2016 (8)
    • ►  December (1)
    • ►  November (1)
    • ►  October (1)
    • ►  September (1)
    • ►  August (1)
    • ►  June (2)
    • ►  May (1)
  • ►  2015 (9)
    • ►  December (1)
    • ►  November (1)
    • ►  May (1)
    • ►  February (2)
    • ►  January (4)
  • ►  2014 (19)
    • ►  December (1)
    • ►  November (4)
    • ►  October (5)
    • ►  September (2)
    • ►  April (1)
    • ►  March (2)
    • ►  February (3)
    • ►  January (1)
  • ►  2013 (12)
    • ►  December (1)
    • ►  November (1)
    • ►  August (1)
    • ►  July (1)
    • ►  June (1)
    • ►  May (3)
    • ►  April (2)
    • ►  March (1)
    • ►  January (1)
  • ►  2012 (26)
    • ►  December (1)
    • ►  November (1)
    • ►  October (2)
    • ►  August (1)
    • ►  July (3)
    • ►  June (1)
    • ►  May (2)
    • ►  April (3)
    • ►  March (7)
    • ►  February (2)
    • ►  January (3)
  • ►  2011 (75)
    • ►  December (3)
    • ►  November (6)
    • ►  October (6)
    • ►  September (3)
    • ►  August (2)
    • ►  July (8)
    • ►  June (9)
    • ►  May (8)
    • ►  April (5)
    • ►  March (9)
    • ►  February (9)
    • ►  January (7)
  • ►  2010 (103)
    • ►  December (4)
    • ►  November (6)
    • ►  October (7)
    • ►  September (11)
    • ►  August (26)
    • ►  July (10)
    • ►  June (14)
    • ►  May (6)
    • ►  April (7)
    • ►  March (3)
    • ►  February (4)
    • ►  January (5)
  • ►  2009 (58)
    • ►  December (3)
    • ►  November (13)
    • ►  October (9)
    • ►  September (4)
    • ►  August (5)
    • ►  July (24)

Catalogue

  • 對談 (3)
  • 散文 (47)
  • 烹飪 (3)
  • 短片 (18)
  • 短篇 (14)
  • 紀錄片 (41)
  • 英國留學 (26)
  • 評論 (24)
  • 詩 (7)
  • 轉載文章 (16)
  • 遊記 (4)
  • 雜文 (53)
  • 電影 (66)
  • 音樂 (12)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Posts
All Comments
Atom
All Comments

Popular Posts

  • 名為人生的一齣劇本
    假如把我這一年來的生活寫在一本筆記本上,也許封面會有類似劇本之類的字眼。簡單的說,這真是個充滿戲劇性的一年! 從退伍、投入職場、面試、發現自己讀錯系、工作工作、下定決心這輩子不再做這種整天只能面對電腦的工作、想當編輯或文案、投履歷、一片寂靜、下定決心去英國、準備英文、自己弄申請文...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Honey的戰爭與和平
    本文同步獨家刊登於ViewMovie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很多人大概都聽過這部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不過真正看過的人應該不多,尤其是4小時的完整版本。這部楊德昌的電影,依據民國50年左右,轟動社會的新聞事件改編,電影中保留的真實情節不多,倒是自成...
  • 比壞 - 相聲瓦舍
    幾年前去現場看過,至今仍記憶尤深,兩人的設科打諢固然詼諧引人發笑,但到6分50秒左右,我竟開始笑不出來。那些張口閉口把法律、規則掛在嘴邊的人,說得再頭頭是道,再怎麼努力微笑,就是會令人不寒而慄,希望官員、民間的「有力人士」,有時能摸摸自己的良心,用頭腦做事待人之外,也能...
  • 千古罪人是李安
    文/馬伯庸 毫無疑問﹐李安是中國電影的千古罪人。 這個台灣人自從靠著一部非常規的武俠片《臥虎藏龍》在好萊塢大受追捧以後,就成了許多中國大陸藝術片大導演們的心頭夢魘。 那尊奧斯卡小金人無時無刻不在撩撥著這些大導演的虛榮和嫉妒,讓他們輾轉反側撕心裂肺,恨不得一身血液都化成醋酸劈頭蓋臉...
  • 《一一》:你看不到我拍給你看
    已記不清看過幾遍《一一》了。 只記得初次觀賞,是楊德昌離世前後,三小時片長,拼湊著兩次看完。電影結束,像聽完一場交響樂,也彷彿走完一趟人生。幾年前,等不到電影在台灣上映,索性上網買了Criterion Collection發行的藍光DVD,重看了好幾次,像看舊情...
  • 王澍:樸素為家
    最近才發現王澍這號人物,先撇開他是中國首位獲得普利茲建築獎的建築師(華裔的貝聿銘除外)此頭銜,在網上瀏覽他建築作品時,瞬間就會被吸引,那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蘊藏在西式現代化形式的設計理念,毫無違和之感,看著他的設計,總讓我想起徐冰,甚至李安。 再研究這個人,他從學生時...
  • 島嶼獨遊:【漫遊】【夢遊】【唱遊】
    擁懷天地的人 有簡單的寂寞 來到烈嶼,才真正感覺到擁懷天地是怎麼一回事。小島人煙稀至,古樸靜謐,漫步海的邊緣,被遺棄的哨站、荒廢的軍事崗位、浪潮中腐朽的軌條砦,像是作過的一場夢,靜靜隨著時間,沈沒記憶的那片海。 於是我想憑著漫遊小島時的直覺與記憶,創作三部小短片,首先是 【漫...
Simple theme.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