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1, 2015

絕世鼓王的成長代價《Whiplash進擊的鼓手》


剛看完《Whiplash 進擊的鼓手》當下,心靈像是那面被猛烈敲打後的鼓皮,仍微微顫抖,絲毫不見平息。全片107分鐘,沒有一秒是令人出神的,這種入戲到底的感覺很久沒有了,特別是看多了藝術片,套用大陸的說法,看習慣「裝逼電影」,會誤以為人生總是沒太多高潮迭起,一切都是淡淡的、感傷的、是長鏡頭或蒙太奇的。強烈又合理的劇情張力已經成為某種奢侈品,像沒有任何微整型過的韓國美女一樣,可遇不可求。

《Whiplash 進擊的鼓手》便像是那無法被言語翻譯的驚喜,讓人們在觀影後紛紛啞然失語,並在心頭冒出煙硝四散的千愁萬緒。

故事很簡單,一個想成為偉大爵士鼓手的音樂學院學生Andrew,執著追求鼓技的完美,是幸也是不幸的,遇上嚴厲至極,甚至有點殘暴獨裁傾向的指導教師Fletcher。兩人宛如SM似的願打願挨,折磨著彼此的極限,為的無非就是藝術上的卓越非凡。

片子本身有許多亮點,特別是鏡頭語言的運用,非常精煉直接。如第一場戲中那個長廊上的推軌長鏡頭,讓我們緩緩接近Andrew獨自練習打鼓的畫面,也彷彿開門見山走入他的音樂世界,然後第二個鏡頭我們就會發現,原來走進去的視角不屬於我們,而是Fletcher走進房間的主觀鏡頭,Andrew停止打鼓說了句「sorry」,但站在門邊暗處的Fletcher回他說「stay」,接著往前走一步到有打光的地方,於是我們透過Andrew的眼睛,看見Fletcher那充滿皺摺、不怒而威的臉龐,他的表情讓我想到瘂弦的名言,「我能夠聞到天才的香味」。簡單的兩個鏡頭對跳,就已經介紹完兩個角色的關係,乍似被天才香味吸引前來的Fletcher,像鬼魅一般,來去無蹤,最後導演還小耍了一下遺留夾客的幽默伏筆,讓我們看到徒弟的在乎與師父的不在乎,這場戲不過兩分多鐘,宛如爵士鼓的前奏準備,觀眾卻早已入戲。

再來是剪接上,因片子本身充滿音樂性的故事設定,畫面節奏配合著落槌鼓點,有種韻律感,大量的微距特寫,也讓視覺上充滿變化;而細碎明快的鏡頭長度,彷彿橫跨全音符到六十四分音符一般,長長短短,短短長長,恰如其分,各自美麗。節奏感也許是這部片子之於剪接上,最成功出彩的地方,應該歸功導演Damien Chazelle少年時學音樂的經驗,以及對鏡頭語言運用的清晰思路吧!

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是角色的塑造。一心一意要追求卓越的青春鼓手Andrew,寧願放棄身為大學生最美好的一切元素:社交和戀愛等。願用所有的心力刻苦練習,只為了成為下一個爵士傳奇,這種幾近偏執的人格特質,非常有感染力,特別是對於人生中曾經或正在追求某種成就的人來說,十分能感同身受。觀看特寫鏡頭中Andrew竭盡全力擊鼓的表情,那種燃燒生命式的,即使出了車禍也要死命趕到現場演奏的執著,縱然手指過度摩擦而血濺音鈸,也忍痛繼續的堅持,那種非常非常非常想要的企圖心,著實讓人相見自拙,同時也鼓動人心。

最閃耀的存在,當屬飾演變態老師Fletcher的J.K. Simmons了。他舉手投足散發著一股不寒而慄的氣場,加上遠比當兵時幹訓班長有創意的連珠炮式粗口,讓整部戲脫離了勵志層面,朝向詭異的驚悚類型片靠攏,劇本上的衝突與張力,幾乎都是由這個亦正亦邪的角色開始推動,而J.K. Simmons的詮釋幾乎可說是無懈可擊,幾乎看不到缺點,大約在片尾高潮演奏那場戲,那充滿心境轉折的表情特寫,以及他那徹底融入音樂而出魔的眼神一使出來,奧斯卡最佳男配的獎座便十之八九震懾在他的淫威之下了。

無論片中描寫的師徒關係有著如何扭曲變態的不人性樣貌,無非是為了拋出那千古不變的哉問「成功是什麼?」,是轟轟烈烈與眾不同的被人們記得?還是輕輕淡淡循規蹈矩的平凡度日?這關於價值觀的選擇,答案各自繽紛在每個人的心中,不過在那之前,成為傳奇的旅程註定不會平穩妥貼,難走的那條路上,人不見得少;但少人走的路,勢必難行。這也是為何許多人在得獎以及獲得肯定後的獎台上,總是哽咽難語,泣然淚下,他們為之激動的也許不盡是未來的飛黃騰達,可能更多是來時路上的痛苦掙扎,以及無人知曉的絕望心酸。那些都是由很多很多很多的努力,以及很想很想很想要的決心,一點一滴在成長與幻滅之間,在得失交替之間,累積出的體會。

Andrew漸漸的懂,Fletcher早已懂了,他們其實是同一種人。也因此會在片尾針鋒相對之際,在互相摧毀彼此之後,藉由對完美的追求中找到了共同的頻率,那種亦敵亦友的矛盾,把整部片推上一個情緒飽滿張力的極限。我不由得想到一首名為《青春鼓王》的歌:

我是個爵士鼓手
一個發了瘋的鼓手
閃電般的聲音
發出了雷霆怒吼
我是個爵士鼓手
一個瘋又狂的鼓手
忘掉一切怨仇
唱出我生存的自由

就像李安導演說過的,「真正想拍電影的人是不需要別人鼓勵的,無論如何他就是會拍出來」,這話似乎和片中Fletcher的「the two most harmful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re 'good job'」不謀而合,真正想要成功的人,是攔也攔不住,是死也不會放棄的,有別於往常的勵志片,最後都有個春風化雨的溫暖結局,這片在勵志的前提上,有個扭曲的新意:假如成功的真實樣貌是不擇手段的黑暗底心,那人生還算成功嗎?

人生中所有事情其實都是有代價的,你得到了什麼,也相對會犧牲了什麼,其實很公平,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要得到什麼,也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然後在幻滅到來之前,試圖累積成長,讓自己變得無比強大。即使如此,在功成名就的陰影之下,人性中的美好良善,是否值得被拿來與魔鬼交易,就此被犧牲了呢?畢竟除了自己,沒人真的會在乎那些灑在鼓皮上的鮮血汗水,他們只想聽到美妙的音樂,如此而已。

相信這也是成為絕世鼓王路上,被人記得且留名青史之前,最殘酷的成長代價。


Wednesday, January 28, 2015

一個誠實的電影迷




在寫這篇文章前,我一直不斷思考要用什麼開場白,就像拍片時總不斷思索要用什麼樣的畫面作為開場鏡頭。作為看片之外,也拍片的人,電影之於自己,已經不是好看難看、被娛樂與否的絕對關係;而是習慣在電影裡找到自己人生的連結,螢幕裡外那些相似共鳴的,或未曾體驗過的;那些逃避難過的,或欣然接受的那時此刻,在光影的世界,竟然都如此美麗動人。

我一直相信每部好電影背後都有個誠實的創作者,無論創作電影時夾雜著哪種情緒,用了哪種單純複雜的拍攝手法,之於創作者的不變課題只有一個:如何面對自己的真實情感。離奇的是,面對人生好像也是如此,殊途同歸。看了越多電影我也越來越相信,人生中累積了什麼,就會在電影中看到什麼,這也說明了,原來身為影迷,也是需要誠實面對自己的。

於是能有機會寫些關於電影的文章,我意識到自己必須更認真的做好一位影迷以及創作者,那意味著在往後的日子,更努力的看著電影、拍著電影、寫著電影,然後不忘誠實面對人生。本來要當作開場白的,寫著寫著就成了結語,就當作某種前後呼應的電影手法吧!

--

以上文字是首篇專欄文章的引言,刊登在狂熱球電影資訊網。一直以來我的寫作都十分隨性散漫,剛好有個機會、有個地方讓我自由發表電影相關的文字,也覺得累積了些能量可開始寫點什麼,便想好好藉此機會,書寫關於電影的所思所想,即使都是十分個人化的片面之言,不敢說掏心掏肺,卻如開篇標題所述,最少最少,也是一個誠實的電影迷。

有空歡迎來看看,批評指教。



註:狂熱球電影資訊網的Facebook頁面

Friday, January 23, 2015

看見黑暗的那雙眼睛《推拿》

導演:婁燁

看了《推拿》至今兩個月,它的好,是會發酵的,隨著時日而亦趨濃烈。我一直是婁燁的影迷,不免俗的從《頤和園》接觸他的作品,當時便覺得婁燁的電影有種無法言喻的成熟浪漫氣質,甚至文學性。好的電影都懂得以景物喻情,李安在早期的父親三部曲懂得這道理,婁燁的電影一向也懂,還非常懂。

記得當初留學時,一晚我曾私下跟系上借了投影機,偷偷在宿舍廚房辦了個電影派對,投影機裡的光束射上廚房白牆,映演著的電影就是婁燁的《頤和園》,幾十個各國留學生安安靜靜肩並肩坐著,看著郝蕾和郭曉冬赤裸的在宿舍溫存,看著他們在酒吧隔著人群眉來眼去欲拒還迎,記得當時播到這段時,配樂是首美國老歌《Seven Little Girls Sitting in the Back Seat》,當時有個住同樓層讀電腦資訊工程博士的美國胖大叔,聽說是天才駭客,沒什麼跟大家往來,經過廚房門口,停下來開門探頭便說,「阿..這是我孩提時熟悉的老歌」,看他孤單的樣子,便邀他一起看電影。

英國大學宿舍廚房、國際學生秘密電影趴、美國胖大叔駭客、中國藝術禁片,以上符號搓揉起來就是婁燁電影魅力之於我個人的最初印象。

《頤和園》裡的郝蕾

後來陸續看了《蘇州河》、《浮城謎事》等也都喜歡,有人說是浪漫到底的情懷,想想也很難不認同這樣的形容。不過我一直在想,讓婁燁作品與眾不同的敘事元素或電影手法到底是什麼,是手搖鏡頭嗎?還是帥哥美女的赤裸情欲拉扯?中國式的人文抒情?還是那無以名狀的氣質(所謂的「電影感」..)?而在看了《推拿》之後,我稍稍有了點頭緒,或許以上的問題,就是最好的回答。

《推拿》是一部非常完整的電影,在各個向度上,都有十分成熟的表現。畢飛宇原著的精彩功不可沒,他一貫的細膩情感,結合婁燁流洩式的電影語言,特別合拍,我沒看過電視劇和舞台劇版的《推拿》,但電影版由婁燁操刀,是畢飛宇的幸運,當然反之亦然。而婁燁妻子馬英力的改編劇本,看得出來下了十足的工夫,才把原著那以人物為中心的章回小說意識流書寫,轉換成適合電影形式的直線敘事,即使仍脫離不了畢飛宇出彩的群像式描寫架構,卻無損故事的流動感。


攝影師:曾劍

曾劍的攝影,是《推拿》的一大亮點,觀影過程我似乎找到了某種拍片上的知音前輩(我個人拍片也喜愛手持攝影的風格),在大量手搖鏡頭中,我看到了很多精彩的光影實驗,對關注攝影的人,此片是個很好的研究對象。正在我疑惑那些「盲視覺」鏡頭是如何攝製時,偶然讀到了曾劍的攝影手記,他無私闡述《推拿》的攝影工作過程,原來很多鏡頭反而不是用我以為的大光圈定焦鏡拍的,而是移軸鏡頭還有變焦鏡頭,為了配合素人演員的不確定性,畢竟非職業演員較難一再重覆精準的情緒和表演,因此需要變焦鏡頭隨時捕捉紀錄那一閃而過的現場動態,相對來說,職業演員的表演空間也更自由彈性,攝影師能發揮的空間也是,這種拍法很像紀錄片,除非像侯孝賢導演那樣,把攝影機架得很後面,遠遠框出個空間讓演員自由發揮,否則手持攝影/Steadicam的採用便非常理所當然。並加上曾劍他自己不時用手指在鏡頭前把光影攪和一番,如此土法煉鋼似的製造出宛如電影後製的「盲視覺」效果,出乎意料的精彩,這柏林攝影銀熊拿的理直氣壯!


而聲音設計上,同樣細膩動人,那別於一般電影的「盲人導讀」開場,顛覆了工作人員名單僅以字幕呈現的制式傳統,且片中囊括大量的群戲場面,可以想見在同步錄音時音源過多的困難,同時在盲人的世界,聲音幾乎取代視覺成為最重要的感知能力,該如何特別強調呈現是一大難題,《推拿》中的聲音非常細膩,在某場小馬尋香「嫂子」小孔的戲,眾人在玩鬧中逐漸靜默,並在小馬小孔兩人的喘息中嗅到了情欲的尷尬時刻,該場聲音設計巧妙運用盲人聽得見卻看不見的限制,以聲帶影且無懈可擊地描繪出人性最深層的原始衝動與情感矛盾,希望之後能出個全盲人聽賞版本。

除此之外,不得不替婁燁感到欣慰,在電影路上失意許久,被禁拍多年不說,電影真正能通過審查上映,也不過是幾年前的事。《推拿》總算給他出了一口悶氣,得到早應得到的重視,即使在文本方面,有畢飛宇的小說打下紮實良好的基礎,不過電影史上,實在不乏好的原著小說被改編成爛片的例子,婁燁的《推拿》拍出原著的精神,讓文字的氣味活現在視覺語言上,而電影中看似輕淡素雅的影像風格,有種樸素寫實卻帶點潮濕濃烈的詩意;不過與同樣崇尚寫實與自由的賈樟柯不同,他的《三峽好人》帶著更多數位化的影像質感,鏡頭也相對四平八穩,婁燁的鏡頭喜歡搖晃,偶爾失焦,早期甚至張狂,夾帶許多的曖昧在其中。

撇除以上所有的技術或美學層面,我最佩服的,是婁燁身為導演的眼光和說故事的格局。《推拿》整部電影,其實就是一個概念,一句話,「有些眼睛看得見光,有些眼睛看得見黑。」一種宛若太極的概念,堆疊出電影的層次:盲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看得見/看不見;黑暗/光明;幸好婁燁並未執著於這些二分法,而是在這樣的區別限制下,找到共通的普世性,也就是欲望與情感。好比我們只知普通人有情欲,卻沒多少人關心盲人的情欲問題,也很少能從盲人的世界出發,為其感同身受。好的導演便是能帶領我們,在電影中找到那樣被忽略的視角,在光明的世界中看見那些黑。就像片中的推拿館老闆沙復明不斷執著的問題,「美到底是什麼?」之於徹底的全盲人,視覺上的美是沒有意義、無法身領神會的事。然而沙復明也許忘了,他追求的其實是普通人所定義的美,在盲人的世界,美可能更接近於聽覺和觸覺性的。我們大概也都忘了,許多世上的美好事物,並非都是眼見為憑或能被「懂」的,更多時候是用感受的。《推拿》這部電影教我的大概就是,生活中本不缺少美,缺少的是那發現美的眼睛(或耳朵,或鼻子,或心..)。

而婁燁大概就是這個光明世界所缺少的某雙眼睛吧!


Saturday, January 03, 2015

我的2014年好片名單



回頭看,開始寫好片清單至今已三年,2014年看了很多電影,而2015年,除了繼續看電影外也期許自己,會是專心創作的一年。

之前在派對遇到趙德胤導演,聊了滿多拍片二三事,他告訴我,不要想太多,拍就對了,讓滿腦子佈滿資金預算桎梏的我,在內心油然而生一股生猛動力。創作路上需要的是才華、熱情、執行力、還有堅持。想想當初也是拿了一台DV就開始拍起片,憑藉的似乎就是「不要想太多,拍就對了」的初心!新的一年我不許願,也不談什麼夢想,只知道自己會繼續累積,並踏實的去付出努力,然後,拍就對了。

以上的話給全新的自己,以及所有不小心讀到的你。

--

以下片單無分先後排序,純粹想到即寫:


1. The Salt of The Earth (薩爾加多的凝視)
可以說是2014年我看過的電影中,最撼動心靈的一部。文溫德斯有著過人的眼光、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對攝影的癡情,也因此他找到紀實攝影大師薩爾加多,透過他的眼睛和作品,宏觀的把攝影和人道精神作了一次完美連結。此片為文溫德斯繼《Pina》紀錄現代舞傳奇Pina Bausch後,再次把紀錄鏡頭對準當世大師級藝術家,為其作傳。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薩爾加多的眼神,淡淡幽幽,明眸中散發著光亮,用最通透的心,談著最黑暗的事。那種發自內心、深自靈魂的力量,足以匹配「凝視」(gaze)這個過於幽邃的字眼。

觀影心得:靜靜凝視《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


2. Ida (伊達的抉擇)
在台北電影節的波蘭專題看到這片,全片以黑白攝影,刻劃出十分簡單的故事線,美麗的伊達準備宣誓成為修女,在那之前她拜訪了唯一的親人汪妲阿姨,兩人幾乎是反比的對照關係,所有與修行之路背離的元素,汪妲阿姨都有:菸酒、男人、猶太血統等等。彷彿與自己身世和這混濁世界隔絕出脫的伊達,眼前有兩條道路,一條是世俗的,一條是信仰的,伊達也許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她有權抉擇自己想成為的模樣。全片詩意無比,匠心獨具的把返鄉尋根的公路旅行,包裹在身世追尋、信仰試煉,以及少女成長等多層含義之中,攝影構圖、節奏、角色心境,都高明的留白並深深打動人心,堪稱2014年最沈靜美麗的一部電影。


3. Her (雲端情人)
很多人都把這片與《愛情不用翻譯》對比,特別是兩片導演之前還是夫妻戀人關係。確實兩片有著太相似的設定和基調,更有著類似的寂寞氣息,甚至相去不遠的音樂品味。相較來說,我覺得此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劇情辯證之外的其他,如聲音和視覺設計、配樂選擇,美術場佈等。去年夏天我在上海浦東的陸家嘴,親身體驗片子取景之地的都會前衛氣息,敬佩導演挑選場景的慧眼獨具。更難能可貴的是如此類科幻題材,卻有著滿滿的人性色彩,也許沒有任何角色讓我感到十分感同身受,但以上所有導演的眼光和品味加總起來,就足以構成一部吸引人的電影,值得一提的是Karen O撰寫演唱的主題曲《The Moon Song》,光芒足以與片子本身並駕齊驅,可以說是除了Scarlett Johansson的獻聲配音之外,以聲繪影的完美示範。


4. Boyhood (年少時代)
平淡無奇,是許多人看完此片的第一感想,甚至縮時攝影等評論字眼都有,不過對於我來說,這不只是一部拍攝手法噱頭十足,如花了十二年拍攝、真實紀錄所有角色的時光轉變,如此形式大於內容而已的電影。許多導演的電影語言裡面有時間,如王家衛、蔡明亮等。Richard Linklater則是其中的大師,他用真實的時間跨度當作電影語言,也許在紀錄片的領域這不算新奇,但他模糊了劇情片的界線,把真實人生與虛構世界交融,這份心意值得珍惜。每個人都能在《Boyhood》中找到自己能共鳴的部分,這是平淡之外,相對的普世性,也是電影,乃至於藝術之於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在電影中能看到自己人生有的東西,也能在觀影中體會到生命中不曾擁有過的,好比我看到片中Mason和父親如朋友般一起去荒野露營、一起在湖中共游嬉戲、共享彼此的內心感受,當下我彷彿被療癒,也對自己生命中無此經驗感到釋懷,幸好我在電影中體驗到了!難怪楊德昌說過,「電影發明了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從前至少延長了三倍。」如該片的港版翻譯:「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而《Boyhood》大概就是那些與人類經驗並陳的偉大電影之一。


5.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人在歐洲的時候,常在各種派對上和新認識的朋友聊電影,假如有人提到自己喜歡Wes Anderson,當下那名字彷彿就像把鑰匙,立刻開啟一扇通往某種相知相惜電影品味同好俱樂部的秘密之門,一如所有Wes Anderson電影中那幾近偏執的置中構圖,門便在最中心的那個點連成的線往兩旁打開。就像進去《The Grand Budapest Hotel》的世界後,很難不被裡頭的各種精巧細節吸引,各色人物角色各自怪誕美麗,各式佈景陳設繽紛色彩,在不怎麼討喜的時代背景下,建構出十分討喜的電影語言,最難得的是,透過主角飯店大管家M. Gustave的優雅姿態下,演繹了各種人性的燦爛和不堪,最後在人事全非後,徒留下平常我在Wes Anderson電影裡不曾感受過的絲絲同情和不捨,Wes Anderson始終是Wes Anderson,而不是其他任何的電影作者,他自成一格,只能跟自己比較,而《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也許是他目前為止最好的電影。(雖然我心中的最好仍然是《Rushmore》,不過那不重要就是了..)


6. 郊遊 (Stray Dogs)
其實這片算是前年的片,但直到去年我才看到。一直以來都不算是蔡明亮導演的影迷,直到這片才心悅誠服,特別是大賣場裡的幾個鏡頭,在日常生活裏的不平常角度,讓我感受到電影在平凡生活裡的詩意,那些人們庸碌度日忽略的觀點,在蔡導的手法下格外帶著殘酷與詩意。當初開機時,因緣際會我有機會在片中當個小小路人之類的,也忘了什麼原因推絕了,時間上不允許之類的,只記得接到邀約電話時人在美術館看展,後來一路看著《郊遊》從威尼斯贏得評審團大獎,終於獲得金馬獎,再進到美術館展出,這漫漫長路上的肯定之於蔡明亮導演的寂寞創作之旅,帶給我的感動其實多過於電影本身。在台北電影學院主辦的大師講座,大概是我這輩子離蔡明亮導演最近的時刻,物理距離和心理認同上都是。也許蔡明亮自始自終都像是片子裏的李康生,被這個社會排擠到邊緣,卻也始終堅定的走著屬於自己的創作之路,並在片末靜靜望著那面廢墟之牆,牆上的壁畫宛如蔡明亮的作品般,在看似充滿物質文明實則在精神上也不過是座誨黯廢墟的現代社會中,隱隱發光,也難怪蔡導說自己的作品是月亮,不回答人們觀賞時的懂或不懂,只是在天上靜靜的,獨自發亮。蔡明亮沒有變過,是世界變了。


7. 冰毒 (Ice Poison)
我之前說過趙德胤的歸鄉三部曲都像是同一部電影,確實在看過《冰毒》後,這個念頭像刺進吸血鬼心臟的木錐般篤定。他的前面幾部短片和前兩部長片都彷彿是在為《冰毒》準備似的,讓趙德胤一步一步往自己電影語言的成熟之路邁進。看片當下我被那一幕幕固定不動的長鏡頭給馴養,如此貧乏的畫面,卻在對白中焚燃出陣陣有如燒乾草的魔幻寫實況味,很多影評用生猛直接又不失沈靜優雅形容這部電影,我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詞,於此重複引述。電影之外我更好奇趙德胤私下的創作歷程,有幸名製片黃茂昌大哥的慷慨,讓我有機會親身和趙德胤討教到第一手的經驗分享。當我和趙德胤說很欣賞他的電影後,他立馬把手搭在我肩上,像多年老友似的勾肩搭背在派對現場邊小酌邊哈拉走動(我們沒醉..),於此我馬上明白所有他片中那些緬甸底層小人物,是如何甘願在鏡頭前坦露自己的真實樣貌,包括片中那些真正的幫派大哥們,也多少明白了趙德胤如何用最最原始的直覺和本能去看待和解構拍電影這件聽起來好像很神聖的事情,這些都說明了他的電影,和身為創作者的他這個人。於是在電影最後那個屠牛的鏡頭,也許在世界上每個角落,都是再平凡不過的弱肉強食現象,但將之毫無修飾地放在鏡頭中,以這樣的直白和逼視,那樣的冷靜自持,放在名為電影藝術的框架裡,實在是聰明無比的導演手法。每個最愛把技法放在嘴上的電影人,都在片末刀子輕輕劃過黃牛喉頭的當下,也啞然的被趙德胤輕輕賞了個巴掌,而不自知吧!


8. 一個勺子 (A Fool)
這部電影像是橫空出世的奇才,在去年金馬獎中攪亂一池春水,武林中最忌諱看到弱者之姿前來較量,因為往往狀似傻子的,最後都把大俠們打成了真正的傻子。陳建斌深諳扮豬吃老虎這句話的含意,知道自己不是老虎,卻理解身為老虎所需的心理素質和功力,他默默的把這道理用在拍電影上。電影本身其實非常簡單,一個老梗樣板式的質樸鄉下人,因其單純的善心,讓人性中的善,屢次和中國現實社會發展之惡,做了一次荒謬喜劇性的衝撞。雖然我也喜歡金馬影展中另一部備受觀眾追捧的中國獨立電影《殯棺》,但陳建斌老老實實不炫技的服膺劇本理論中的protagonist/antagonist原則,以及讓傻子纏上陳建斌飾演的拉條子,為角色創造出一種荒謬又真實的無法分割困境,再加上他掌握一切元素且老練的演技,甚至出動現實中的妻子蔣勤勤,讓真實人生奠定的關係基礎,重新在虛構的故事情節中激融出化學效應,乃至電影感。老梗新用果然奏效,不過陳建斌也許不會是下一個姜文,他過於規矩的在框架中說著故事,雖實用,卻也少了姜文當年演而優則導出《陽光燦爛的日子》那般激情高調。不過無論如何,這個低調的勺子(傻子),倒也像武狀元蘇乞兒般,用拮据寒酸少少的銀兩,只是踏實照著武林秘笈,就默默打趴了去年大部份的台灣電影。說真的,陳建斌在金馬獎上手握三座金馬的模樣,還真像個有點憨厚的傻子,可惜台下的大俠們看傻的模樣也不遑多讓就是。


9.  Inside Llewyn Davis (醉鄉民謠)
無法用隻字片語述說我對柯恩兄弟的景仰,那已經不只是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而是整個黑海的氾濫了(硬要放點黑色元素..)。這部片對於喜歡民謠音樂喜歡柯恩兄弟電影的人來說,有如教科書必看般的存在,片子本身其實沒有什麼驚喜,不過就像所有民謠歌曲一樣,平鋪直敘唱著生命的不堪與可貴,就足以動人長久。Llewyn Davis沒有變新也沒有變舊,他離不開民謠,民謠也沒有離開他;柯恩兄弟沒有變好也沒有變壞,他們離不開電影,身為影迷的我,也從來離不開他們。


10. Under the Skin (肌膚之侵)
有點不好意思的是,去年受美昇影業邀請看試片後,沒有即時發表些感想,如今像是懺悔的罪人,在過年前趕緊把心裡的悔恨一次出清。老實說當下看著片子時,有點興奮、有點昏沈、有點不耐、也有點感動。興奮在於全片背景設定在蘇格蘭,那是我的第二家鄉,熟悉的口音、熟悉的高地、熟悉的穿著運動服的chavs(有點像是早期台灣罵別人「台客」的感覺),熟悉的格拉斯哥和愛丁堡街景、熟悉的冷冽稀薄的空氣;昏沈和不耐在於全片的緩慢節奏,以及缺乏戲劇性的建構上,不過由才華洋溢的Micachu (Mica Levi)打造的配樂,空靈神性又隱晦神秘的把整部片提領上另外一個化外之境的層次。尤其是Scarlett Johansson邊走邊寬衣解帶誘惑男人的那些鏡頭,在全然黑暗的舞台劇式場景中,Mica Levi神來之筆的擊打之聲,把男人見獵心喜的性欲和女人欲擒故縱的勾引,做了一次聲畫感官上,乃至精神心理上,於電影史中都可稱無懈可擊的完美示範。這是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我相信時間會淘洗掉《Under the Skin》受到的負評,也許有些電影就是比時代走得更前面,《2001: A Space Odyssey》是那樣的電影,而《Under the Skin》也會是。


11. 如歌的行板
這部片不僅有電影感、有詩意、更有一股動人的情意,好似瘂弦在片中的形象,睿智溫暖,如冬日暖陽,照耀他人。全片最令我動容的,其實不是瘂弦的詩作本身,他實際發表詩作的時光不過十二年,集大成詩集一本《瘂弦詩集》,詩的質量自不在話下,我更感興趣的,是他的人格特質與處世態度,看著他優雅散淡的緩步於溫哥華鄉間,談笑風生於理髮廳,數著火車時的純真開朗,對待友人後輩的幽默真誠,緬憶亡妻的溫柔深情,同女兒晚飯的閒話家常,晚年歸鄉的念舊懷情,以電影分場來看待,每場戲都無需贅述,自成主角人生觀的不同向度,親情友情愛情詩情,一一攤散開來,皆享箇中滋味。看到幾近結尾,正好奇導演會用哪首詩來完結這部片,沒想到替此片結語的不是任何一首瘂弦的詩,而是他和女兒無意的對話。瘂弦自認停筆數十載,自己的文學生涯,甚至人生都失敗了,沒想到女兒淡淡回了一句:「沒有什麼比失敗的人生,更像一首詩的了。」觀影到此,深深覺得無論瘂弦的人生成敗與否,至少這部電影拍得是無比成功的。

觀影心得:觀賞瘂弦《如歌的行板》之必要

--

想看未看而未列的:

《親愛媽咪》 Mommy
《蜂蜜之夏》The Wonders
《雙面危敵》Enemy
《愛情的模樣》The Way He Looks
《盲》Blind
《棉花》
《冬日甦醒》Winter Sleep
《鳥人》Birdman


我的2013年好片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