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9, 2011

關於賽德克巴萊的英文字幕


《賽德克》稱打入國際卻沒英文字幕 老外觀眾怒譙看攏嘸

2011年 09月18日

【洪敏祥、楊景婷╱台北報導】今年最受矚目的國片《賽德克.巴萊》,上集明天上映才第10天,全台票房即可飆破2億元,票房累積速度堪稱本土電影之最,可惜的是目前上映的版本,只有中文字幕,有老外興沖沖買票進場,看得霧煞煞,枯坐2個多小時,有被欺騙的感覺,讀者忍不住投訴,「真不懂魏導的打入國際是打到哪裡去……」。

《賽德克》耗資7億元,是台灣影壇最高製作成本,描述台灣日據時代,賽德克族不滿日人欺壓,展開血腥抗暴的「霧社事件」。靠導演魏德聖以《海角七号》吸收的粉絲,以及日前在威尼斯影展營造的聲勢,《賽德克》上集9日上映後,在全台席捲票房。令人意外的是,該片以賽德克族語發音,但台灣上映僅有中文字幕,電影公司昨解釋:「其實已做好英文字幕版本,但唱歌部分賽德克語翻成中文字幕已很長,再加英文字幕,銀幕會很擠,所以才拿掉。」不過,昨讀者向本報投訴,外籍朋友買票進場,才發現沒英文字幕,枯坐2個多小時,有被欺騙的感覺。電影公司昨回應,正在設法解決英文字幕的問題。



在PTT電影版看到這篇報導,很少回文的我,忍不住回了一篇感想,可能我稍微激動了點,但遠離自己家鄉,往往更能體會自我認同的定義,做人可以禮貌謙遜,不過該展現氣度與自信時,絕對不要遲疑,這是我待在國外這點時間的感想,內文如下:

很多台灣人都實在太替外國人著想了。前幾天我在英國剛好待滿三年,三年來我在電影院看過無數電影,各種語言發音都有,英語片不加字幕,非英語片加英文字幕,也從來沒聽過這裡的"外國人"抱怨。

可能你會說,因為英國的外國人都懂英文,台灣的外國人不懂中文,情況不一樣,為了要走入國際,所以要方便一下外國人,打上英文字幕。

以商業上的考量,也許可以卑微一點,有錢為何不賺,打上英文字幕能多賣更多票,當然沒問題;但以文化面來看,實在是沒必要如此貼心,就如同每個台灣人都要取個英文名字,"方便"外國人發音。我的觀點是,別人真的有心要記住你的名字,再難念都會記住,沒心,人家也懶得知
道你叫Michael還是John,反正都是長得都差不多的亞洲人。

可能我有點偏激,可能是我的外國朋友給我的影響,沒有外國朋友喜歡我的英文名字,他們說那不是我。所以我漸漸覺得,當你不看重自己的文化或認同,別人也會覺得無所謂,那不是傲慢,而是一種自信。需要迎合別人的舉動,可能可以稱作貼心,替人著想,但更多時候只是暗示
別人,我沒自信。

諷刺的是,賽德克巴萊正是一部在講,文化認同被其他民族壓迫而產生反動的電影,如果上英文字幕是為了進軍國際市場參加影展,這當然沒問題,因為此時是用相對國際的語言-英文,讓大家認識我們,如龍應台說的,國際化不是變得更大家都一樣,而是用世界都懂的語言告訴大家我的不一樣。

但假如是在台灣本土,就該用我們的官方語言-中文,來者是客,但作客的人不也是要尊重主人家的規矩,不是嗎?否則大家都如此貼心,而當年賽德克族人都很開心的在自家說日語,也就不會有之後的霧社事件,和這部電影了。

一如林懷民說的:「自己有信心、有尊嚴後,他人便會尊敬你的歷史和文化,不管他們懂不懂你的語言。」


3 comments:

Hair Genie 髮精靈 said...

說的好,正是我的心聲!

Anonymous said...

說的太好了!
個人就是屬於沒有英文名字的那種:P
雖然某些外國人會抱怨不好念
但是我還是沒有改變:P

一直以來也都覺得台灣太"方便"外國人
對我來說 外國人也該學著入境隨俗

Anonymous said...

我是個熱愛電影的人 想起自己過去在國外的生活都因為語言隔閡的關係 而不看電影了 就連自以為自己應該聽得懂的英文 看完也只能懂一半 畢竟有一些詞彙 還涉及適用性的問題 是需要專業的翻譯 才有辦法 將獨特的幽默與文化意涵 用另外一種語言詮釋到味!

這一部電影講述的也不全然是漢人文化 更精確的說應該是日人理蕃的歷史 真正的主人 要說起來 也該是原住民們 那用中文不也怪怪的嗎?

語言 只是一種工具 目的就是達意 卻因為戰爭或殖民所伴隨而來的文化優越與自卑 不知覺地就被附上 品味的庸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