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01, 2010

寫在藝術節之後

聚會完總是最落寞的時候,獨自回家,總會感覺路特別長,其實連城市也是一樣,譬如愛丁堡:度過了整整一個多月的狂歡節慶,中國朋友總是說,夏天的愛丁堡不像愛丁堡,比較像上海,當然,像的地方不在於景,而是人潮。

八月的愛丁堡,有人戲稱為英國夏天的首都。

街上無時無刻都是人,包括半夜三四點(都非清醒之人就是了),身在此地,會有一種全世界的人都來到這城市的錯覺。平時走在街上可以散步,如今卻有種被他人腳步不斷逼近的匆促感,雖然後頭行人非真正催促,本身的防備心態卻不自覺去催促前頭的行人,如此便形成一種集體焦慮,亦或惡性循環,之於走路速度,之於心情。

習慣了這一個多月的加速生活,竟然讓我想起台北,坐捷運或逛東區,遠距離拉拔出的美感,倒是令我懷念。於是當昨天愛丁堡藝術節正式結束,看著表演棚子和啤酒廣場的攤販,快到不留情面的拆除速度,我竟然有一點點感到失落,一早醒來,從上而下看著原本滿滿是路人的街道,變得空曠無比,忍不住輕輕嘆了一口氣。

那口氣大概和逐漸刮起的秋天的風混合在一塊,從窗戶細縫竄進房間,頓時我感到清冷。不過打開電子郵件,才發現收到新一年度的愛丁堡台灣同學迎新會邀請,查了一下日期、自己的行事曆、在Facebook活動頁面按下了確定出席、找出幾乎被遺忘的台灣同學會員卡、想著去年的畫面仍記憶猶新。一種複雜的情緒像被文火煲煮似的,隨著時間流逝或累積(端看用哪種角度看待),一場筵席散了,總是又會有一場新的。

人生就像在街上行走,可以走得快,可以走得慢,可以在意別人在後頭的逼近,也可以專注在自己的步伐,走過了許多時節,走過了很多風景,無論怎麼走,都像在跑步機的滑軌上走一般,後來才慢慢明白,其實是所有人事物不斷經過,我只是在原地踩著,時間經過,留下來的只有自己。

看著窗外幾乎空無一人的街道,我竟然有點期待,開學的日子趕快到來。


1 comment:

Conor Stuart said...

I like your description of the post festival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