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06, 2011

我們的食物與紀錄片

網路社群已經不是什麼新點子,但假如把超市變成社群,就很新奇。創立倫敦環保餐廳主Arthur Potts Dawson,相信合作商店(co-op的概念是英國超市的未來,因此開創了一家以人民自營自銷的超市The Peoples Supermarket以便宜合理的價格,提供品質更好的食物。只要繳交25英磅會費註冊加入會員,沒有董事會獨享高額分紅,每位顧客都是股東、老闆和員工,每月會員可自願在超市工作最少4小時,沒有人事成本,產品可用更低廉的價格出售。而且超市裡的哪種產品該進貨、該賣多少錢,或各種重大決策,都是由每位會員討論決定,此外成為會員在超市購物也可享20%的折扣。這項顛覆大型連鎖超市商業模式的創舉,用意不僅是爭取更合理的價格和品質,同時也讓人民消費品質的決定權,留給自己。

以上是篇我去年為PPAPER寫的短新聞,剛好昨天在英國著名的紀錄片頻道Channel 4看到一系列紀錄片,發現這個超市概念,不僅是以社群模式經營超市的新商業策略而已,其實背後的創辦動機,更是對財團大企業/連鎖超市的反抗。在台灣的人可能無法想像,英國人是多麼的依賴超市,75%的生活用品採購,全都被四家主要的大型連鎖超市給壟斷,如TESCO、ASDA、Sainsbury、Morrison。憑著大量採購的通路優勢,同時又面臨對手削價競爭的壓力,往往利潤被壓榨最多的,就是提供食品貨品的農民和生產商。例如片中的酪農,原本生產一瓶一公升牛奶的成本為29便士(約15台幣),但大型超市通路硬是把進貨價壓低到17便士,因為你不這麼便宜賣我,你還是得這麼便宜賣其他的大型超市,於是如此賠本的生意,還真的有人做,不賣,賠得更慘。

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了低廉價格的各式超市產品,卻同時也被超市飬養,看似有選擇的購物方式,實則是完全沒選擇的,這背後是一連串恐怖的思維:我們的飲食自主權完全被掌握在別人手中,當超市只販賣基因改造的番茄,我們就只能吃基因改造的番茄,當超市只販賣被注射抗生素的雞腿,我們就只能吃被注射抗生素的雞腿。更別提許多違反動物權的變態飼養方式,抑或是剝削農民或各種危害地球環境的舉動,做了那麼多,目的只有一個:更快速生產出更大量更便宜的食物,最後,卻因為生產過剩,食物被隨意丟棄浪費。以上這類議題,還有幾部紀錄片可以推薦給大家,主要都在講我們的食物是如何被世界僅只幾家大公司給全面掌控了:


可直接在這線上觀看

Our Daily Bread ﹣食品生產早已工廠、工業化,食品包裝上印的農莊風情只是假象,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吞下的每一口食物,當初都是在冰冷無人性的工廠製造出來的,製造食物跟製造汽車或鞋子根本沒有兩樣。



Food Inc. - 講世界食品製造商的全面壟斷,以及如何用非常不環保的方式,只求快速大量生產食物,並對消費者洗腦,進而掌控人們的消費習慣。

台灣的超市問題可能還沒英國嚴重,但我們往往都是步上西方國家的後塵,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況且台灣民眾一向對全球議題冷感,全世界同時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總是自身事外,以為跟自己沒關係。而對我來說,The people's supermarket這個概念,便是值得台灣借鏡學習的經驗,因為以財團對抗財團,勝利的永遠是財團,唯有以人民對抗財團,才有可能是人民的真正勝利。

恰巧,我讀著11月的Monocle雜誌,這期的主題也是在講全球優質、富有道德感的超市供應商,再加上全世界正上演的各式佔領活動(Occupy Wallstreet等等),都反應了資本主義過度發展的後遺症,也就是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我相信這些效應並非一瞬間發生的,而是慢慢累積,達到某個臨界點後再爆發出來。


於是前幾天我又把Michael Moore在2009年金融海嘯後拍的紀錄片Captialism: A Love Story看了一遍,雖然這個善於諷刺作秀的導演,比較像是在為民主黨宣傳,尤其是歐巴馬,但片中點到的社會主義傾向,正不謀而合的呼應近來對資本主義的反思聲浪。

因此,紀錄片也許無法直接改變社會現狀,但從中我們得到許多資訊、知識,以及最重要的,獨立思考的方式,也唯有不被蒙蔽,我們才有了自主判斷的可能。所謂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最好的展現就在於此了吧!


後記:

自從自己拍了紀錄片以後,才知道攝影機的力量有多大,也因此對公開發表這件事有了不同於以往的思考。從前自己是有話就寫,有屁就在部落格或facebook上放,但我漸漸理解到,得真正想好要說什麼,說有用的東西才不會讓自己的發言顯得無關痛癢,畢竟,這世界上已經充斥太多沒經過思考就發表的不負責言論,更慘的是,還是從那些影響力廣泛的人口中說出,大家都太致力於經營自己,想得到別人的注意,但究竟有多少訊息或言論是對世界真正有益的呢?就像從小大家都會說自己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那才叫成功,但長大以後才發現,所謂的成功人士,似乎比較像是對自己有用而已,譬如賺很多錢住豪宅等等。很多對社會貢獻正面力量的人,都是默默無名的,只因為他們沒有主流民意的加持,沒有媒體的光暈,一般人是看不見,也不知道的。我一直期許自己能成為有用的人,而不只是成功的人,那不是理想,而是必須做的事情,一如另外一部充滿詩意的英國紀錄片Sleep Furiously裡,唯一的一段旁白字幕寫著:It is only when I sense the end of things that I find the courage to speak. The courage but not the words.

並非找到想說的話才說,而是因為找到勇氣而說。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