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是去年我剛開始紀錄片創作前,老師Dr.Nick推薦我去的一個研討會心得。現在才在網誌分享的原因是,此文是當初連載cue電影生活誌專欄的其中一篇,當下不好放上來,後來也就漸漸忘了這篇文章的存在。再加上,我接下來會寫篇文章,關於上個周末六日兩天,參加的蘇格蘭紀錄片協會新導演訓練研討營,與此文有點關連,便先在此分享。
(本文刊登於cue電影生活誌)
經過了整個八月那樣,規律到趨近偏執的發文頻率,夏天的結束,九月的到來,事情開始起了變化,不是生理也不是心理上的,而是周圍人事的變化。
首先是跟我的新任指導教授Dr. Nick開會,他有著濃濃的蘇格蘭腔,卻非常好懂,第一次會面前,我在他位於13樓的辦公室門外等了20分鐘,坐在椅子上,有點像是等門診的病人,原本以為被放鳥,大概是自己的提案不夠好,像是病情沒救似的,Doctor臨時反悔,邊等邊想自己哪裡寫不好,越等越沒信心,直到一個長得像中年版Gerard Butler的人從遠處走向我,力道十足的和我握著手後,我才確定自己似乎還有救。和Dr.Nick聊了一個多小時,相談甚歡,他要我參加一個紀錄短片比賽,跟數位媒體有關,在那之前,有一個workshop,算是說明研討會之類的,也要我參加,似乎能在裡頭學到些東西。
學校還沒正式開始,我就感覺身旁的事情已經動起來了。
幾天之後,我一早到了workshop的地點,原來是間挺高級的商務旅館,跟櫃台小姐說明來意後,顯然不太清楚狀況的她,叫我到旁邊的bar,說是有一群人在開會,到了那才發現,全是西裝筆挺的生意人,有點疑惑的我拿著入場卷,回到大廳,碰巧一位穿著格子襯衫牛仔褲,滿臉落腮鬍,打扮像極了Jamie Oliver的英國人,名字叫Paul,在非營利的數位媒體機構工作,看到我手上的入場卷便跑過來哈啦。他也被叫去那個bar,也看到一群西裝筆挺的生意人,直覺不可能。
They don't smell like filmmakers.
他挑著眉毛跟我說。
後來搞清楚會場原來在頂樓,我們便一同坐上非常搖晃的電梯,肚子開始咕嚕叫,除了飢餓感之外,也開始有點緊張,我會被帶去哪呢?真的不知道。
電梯門一開,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桌子,像西式自助餐那種排法,桌上是高級飯店常見的自助早餐,麵包、咖啡和茶,旁邊就是露天陽台,以及一間全玻璃隔間的會議室,會議室另一邊的落地玻璃,有無懈可擊的風景:愛丁堡城堡十分逼近的矗立在眼前,城市的屋頂連綿成精彩壯觀的天際線,好看極了。裡頭的人清一色是英國人,大致分為兩種人,中年左右的專業電影或多媒體工作者;以及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大概是身為亞洲人的關係,從外表上,我看起來最年輕,不過心裡卻感到一陣心虛。
正式開始前,所有人都端了杯咖啡或茶,站在露天陽台上聊天互相認識。這種社交密集的場合我不是沒碰過,但裡頭全是英國人且一個人都不認識的社交場面,一開始倒是讓我壓力倍增,幸好主辦人之一的Grant Keir先生,親和力十足的跟我閒聊,稍稍讓我放鬆了點。
後來還介紹些人給我認識,其中包括蘇格蘭紀錄片協會的Flore小姐,她是全場除了我之外的非英國人,出生在法國,英文說得很好,長得很漂亮,有Penelope Cruz的味道。她說假如我有任何作品,歡迎跟她聯繫,語畢塞了一張名片到我手上,瞬間覺得自己似乎正在建立一種,隱形又確實存在的連結,我當下想到Dr. Nick告訴我的,去那裡就是認識人的啦!收起名片,同時也收拾了緊張的情緒,準備開始長達一整天的workshop。
我被分在業餘影片工作者的組別,胸前的名牌貼上一顆黃色的星星,我用一種敬畏的心情,望著其他貼著紅色星星名牌的人們,他們是職業級的,我可要睜大眼睛好好學著。上午的時間,我們大致討論科技對於人們生活的變化,坐在我旁邊的Simon,在愛丁堡當地指標性的藝術電影院Filmhouse工作,能夠免費看所有的電影,我們交換了許多想法,關於科技對於日常生活的衝擊。午餐時間,原本以為得自個去外頭解決,沒想到會議室門簾拉開,琳瑯滿目的高級自助午餐又擺在眼前:有比薩、春捲、三明治、串燒等等,後來下午茶時間,還有巧克力泡芙與奶茶,我簡直有種受寵若驚、倍受禮遇的感覺。
我可是一毛錢都沒給。
下午時間,3人一組,透過一種用便利貼來思考的技巧,讓小組發想出富有創意的影片點子。譬如在便利貼上寫下欲拍攝的地點,寫越多越好;欲拍攝的主題;欲拍攝的風格,如此三種分類再隨機組合,產生一個故事。
我一開始抽到圖書館、戴上能隱形的戒指、愛情喜劇(Rom Coms)。
也許是平常愛看電影和愛閱讀寫東西的關係,看到這三個關鍵字,很自然就有一幅畫面浮上腦海,當下很迅速的把一個概念表達給組員,他們似乎都很喜歡,也因此讓我對故事能夠超越不同語言文化的力量,更有信心。我們總共創造了7個故事,最後兩個英國男生一致認同,選擇我講的這個圖書館愛情奇幻故事,取名為【InvisiBoy】,在諧音與意義上玩弄了一番,並馬上pitch給其他在場所有人聽。一開始講解整個概念,我有種像是在第四台賣中藥的感覺,總覺得有點虛幻,不過看到台下反應不錯,還會被我逗笑,也漸漸相信自己可以,發表完後,幾乎都是正面回應,也讓我們3人開心互相擊掌。這種創意發想過程真的非常有用,透過brainstorming 和關鍵字隨機重組的方法,確實創造了很多,平常自己獨自開發不出的點子。
結束一整天的workshop之後,回想起來,確實是個令人無法輕鬆的場合,剛開始甚至還有想逃避的念頭,但心裡總提醒自己,躲回舒適圈是非常懦弱且沒有幫助的行為,事實證明,非母語背景讓我一開始總是提心吊膽,唯有勇敢面對且放鬆心情,常會在最後有種,原來沒這麼恐怖嘛的釋懷。確實沒有那麼恐怖,一整天下來,沒花半毛錢的我,吃得肚子飽飽之外,學了很多,認識了很多人,也增加了自己的信心。
剩下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又要開始煩惱該寫些什麼心得報告給Dr.Nick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