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25, 2010

我讀MONOCLE雜誌

有句話說,「冥冥中自有定數」。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但跳脫自身觀點來解讀,把冥冥之中的冥冥兩個字,換成個性或是習慣,既合理、也符合科學佐證,更有種人定勝天的樂觀在裡頭。

譬如拿讀雜誌這件事來說。

為了增加英文的寫作與閱讀技巧,聽從許多前人的建議,開始讀起《
經濟學人》,因為是英國雜誌,文章結構以及英文書寫上都十分英式,況且這本雜誌素以文章漂亮、內容紮實聞名,即使極右派的色彩鮮明,作為吸收經濟強權觀點的素材實在很適合。當然讀了硬梆梆的經濟、政治文章,當然就想鬆弛的讀些設計、美學生活的雜誌,《Wallpaper》自然就成了首選:精美的圖片、嶄新的概念。

正當我以為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雜誌能夠取代以上兩本時,我一直很敬重的
朱平先生,介紹了這麼一本結合以上兩本雜誌特質,同時更關注全球議題的雜誌:
《MONOCLE》

MONOCLE直接翻譯叫做單片眼鏡,用聯想法就可以得到一個畫面,一個英國貴族帶著單片眼鏡看著天下時事。MONOCLE不像business week或Time magazine,都談些非常主流的全球觀點,當然,熱門的議題會談,但更多的像是談黎巴嫩的傭人雇用現象、賴比瑞亞的傳統媒體變革,或是用稍帶幽默的看法來為各國領袖的穿著打扮作評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編輯大談北韓領袖金正日的招牌穿著;甚至,偶爾隨刊會附贈詳細的城市深度調查。讀MONOCLE,不像在讀雜誌,而是讀一本富有知識性和美學品味的書。

這是《Wallpaper》的創辦人
Tyler Brûlé重出江湖後,隨手一揮,送給關心國際議題、經濟觀點,同時也不遺忘美學設計和生活品味的那群,堪稱是全世界最挑剔菁英人士的一個大禮。
這本雜誌似乎被許多書店(包括誠品)歸類為設計雜誌,但翻開內頁會發現,完全沒有一般設計雜誌的眼花撩亂,相反的是用極簡的排版談論著這五大類話題:事件(affairs)、商務(business)、文化(culture)、設計(design)、編輯精選(edits)。

一本雜誌可以跟書一樣厚,
這絕對是當今最厲害的一本雜誌。

也許550元一本雜誌稍嫌昂貴了些,不過假如想像成用550元換一整個世界,這算盤可真是划算多了;在英國的我運氣很好,MONOCLE在當地的售價只要5英磅,折合台幣約250元,少於台灣售價的一半,也因此我每期都會買。2008年剛來英國時,有幸去了倫敦一趟,便順道參訪了MONOCLE的專賣店,以下一篇短文是我寫的報導,刊載於第二期ppaper business》雜誌上。記得當時還和店員小姐聊了一陣子,抱怨愛丁堡沒有MONOCLE SHOP,該位帶著濃濃倫敦腔的小姐,還笑笑跟我說會向上面反映,一年過去了,始終沒有實現,不過聽說東京和香港都已經有分店了,看來身為日本迷的創辦人Tyler Brûlé(他是我的偶像,也是role model),還是非常重視亞洲市場的。

You are what you read

正如同文章開頭我提到的,冥冥中自有定數,你選擇了你想吸收的,那被你選擇的東西就成為了牽引你到下一個高點的不知名力量了。


【MONOCLE SHOP-讓全球雜誌迷朝聖之所在】

講到Monocle,第一個出現在腦海的,也許是一本跟書一般厚重,且比很多書還貴的雜誌。不過這本讓全球頂尖菁英趨之若鶩的雜誌,魅力絕不僅止於雜誌本身,更關鍵的是,它創造了一種吸引人的氛圍,或者說,一種類似於時尚品牌的概念。假如你有幸走入Monocle位於倫敦的第一家實體專賣店,即使空間不大,卻紮實的展示了從創刊號至今的每期雜誌,以及與許多世界知名品牌,如川久保玲、Porter義大利經典皮件Valextra等合作推出的包包、香水、圍巾等配件。對於Monocle迷來說,驚喜不止於此,還有美麗優雅的店員用對待傳家之寶的態度,用鑲有金邊Monocle商標的包裝紙,小心翼翼包裹好你購買的雜誌,讓你不覺得自己只是在買一本雜誌,而是買一種饒富品味的生活態度。所以倫敦的Monocle Shop不只是供Monocle迷補齊所有刊數的地方,同時也是示範Monocle精神的具體所在。


3 comments:

「我們」的名字 said...

我也非常喜歡Monocle, 真希望有一天能夠將它分享給不懂英文的人!

dAb said...

Dear jazzstanley 部落格格主,

我是葛如鈞 from 《政問》- 一個網路原生政論節目。本週 Monocle 將來台灣採訪敝節目製播理念與過程,我們想和網友分享 Monocle 是什麼。有機會引用您的文字,並標註來源出處嗎?謝謝。

JC 葛如鈞

林佑學 said...

沒問題!歡迎引用。